沿着黄河遇见海|走进“运河之心”戴村坝 解锁“中国古代第一坝”治水密码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主办,济南、淄博、东营、济宁、泰安、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党委网信办协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活动于11月3日正式启动。来自中央重点网络新闻媒体、山东省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的记者走进泰安、德州、淄博,在走读中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底蕴,见证齐鲁大地的发展脉动,展现山东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探索。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作为“中国古代第一坝”,戴村坝不仅解决了运河“水脊”缺水难题,更以其精妙的设计和卓越的工程价值,被誉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通过引汶河水济京杭大运河,它曾让南北漕运“血脉”畅通,如今依然守护着黄河下游的安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运河之心”,感受古人治水智慧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