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记者  李波  

“开饭嘞!”盛好三鲜饺子,舀上莲子粥,削好青苹果,月嫂曲希凤把早餐端上了桌。

去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居民张敏怀上二胎,丈夫工作忙,老人身子弱,小两口一合计,不如找个住家月嫂。

好月嫂哪里找?张敏试着注册了青岛市家庭服务云平台账户,填写信息、一键发送。当天下午,平台入驻企业便联系张敏,推荐若干人选。

快速响应、精准匹配,关键在于数字赋能。为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青岛市建立并不断完善“互联网+家政”数字化平台——青岛市家庭服务云平台,向市民提供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等5个大类200多种家政服务。据介绍,平台已吸引近2000家家政服务企业入驻,涵盖6.2万名从业人员,共完成服务订单30多万单。

线下面谈,几经比较,张敏看中了有丰富经验的曲希凤,很快便签了约。

趁着张敏吃早餐的工夫,曲希凤轻声走进卧室,拿起柔软的毛巾,为刚睁眼的宝宝轻轻擦拭眼睛和口鼻;给宝宝洗头时,按压双耳,防止水流进入……住家20多天,曲希凤精益求精的服务,赢得张敏一家好评。

专业服务,源于系统培训。2022年,青岛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685个班次,覆盖1.5万余人次,完成养老、育婴等技能等级认定3000余人次。积极参加培训的曲希凤考取了高级母婴护理师职业资格证书。

打拼路上,也少不了制度保障。曲希凤自己缴纳社会保险,政府部门每月给予300多元的补贴,公司为她缴纳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方责任险。“2023年以来,青岛共计发放各类补贴1824.93万元,惠及家政服务机构1568户次。”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董海波介绍。

数字赋能叠加政策红利,正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4月9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加快家政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大社保支持力度”等12项重点举措,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

“家政服务这行当,越来越有奔头了!”曲希凤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月薪在8000元及以上的月嫂占比超过三成,“去年,俺的月收入比刚入行时翻了一番!”对曲希凤来说,接单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