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读书|“山东”这本书,你读懂了吗?

有人用脚步丈量大地

有人借文字穿越千年

每一本书都雕刻出独特的平行宇宙

藏着无数种人生的参考答案

今天

就让纸张的触感、油墨的香气

和字句间的留白

带你翻开“山东”这本书

畅游山左之巍峨,对话海右之壮丽

“轨道上的山东”驶入快车道。日兰高铁全线贯通,潍烟高铁开通运营。山东高铁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临淄至临沂、济菏高速改扩建等8个项目建成,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

山东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山东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浪潮海若、瀚海星云等大模型拔节生长。

山东能源结构向绿而行。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海阳核能供暖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

山东探寻生态文明“绿色密码”。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日照阳光海岸绿道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

科技创新,山东一直在路上。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潍柴柴油机热效率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

山东好品走向世界。“鲁中山区桃”入选国家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山东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1万家,粮油、果蔬、肉类、水产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山东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全国第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居全国首位,85%以上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你沉入故事

喧嚣便成了背景音

终于,在一篇篇章节中

见山 见海 见自己

如今

这豪迈、质朴、好客的齐鲁大地

正向世界展示它的魅力

你,读懂山东了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