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企的“科技与狠活”|种质创新 引领中国玉米高产

编者按: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这与山东民营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实践高度契合。

在山东,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在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布局新赛道、新产业。今天,就带你解锁山东民企的“科技与狠活”!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6日讯 上世纪70年代末,李登海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2号”,亩产突破700公斤。1989年,他带领团队培育的“掖单13号”亩产一举突破1000公斤,打破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掖单13号”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李登海带领科研创新团队,连续47年进行了800多块玉米高产攻关田攻关研究,连续七次创造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05年,李登海一手创办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并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选育的玉米高产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300多亿元。现在,公司又瞄准生物育种等方向,开展新的良种攻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