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00后”女孩杨政玉: 指尖掐出非遗之美

齐河“00后”女孩杨政玉传承古老珐琅工艺——指尖掐出非遗之美

杨政玉制作景泰蓝

《向阳而生》

《莫里斯纹样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楠本报通讯员张欣欣

“掐丝珐琅最早起源于元朝,明景泰年间发展最为兴盛,因色调以蓝色为主,故名景泰蓝……”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杨政玉在直播间为网友介绍景泰蓝作品。

回忆起与景泰蓝的初次相遇,24岁的杨政玉感慨万分。上高中时,喜欢画画的她偶然间接触到景泰蓝,细腻的线条、绚丽的色彩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瞬间吸引了她。她购买了材料包,尝试制作景泰蓝书签。“第一次制作虽然生疏,但看着一根根铜线慢慢变成一个完整的作品,那份成就感让我特别满足。”杨政玉说。此后,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景泰蓝工艺品制作技艺。

真正让她踏上传承之路的,是与“司马氏景泰蓝手工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司马宪光的相遇。17岁时,杨政玉在北京进行美术专业集训结识了司马宪光,向他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虽然不甚完美,但她的才华和对景泰蓝的执着得到了司马宪光的赏识。在他的指导下,杨政玉开始系统地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高中毕业后,她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整个大学期间,不断往返于学校和司马宪光的工作室之间,更深入地学习领悟景泰蓝工艺的精髓。

制作景泰蓝要求有极高的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线条的勾勒,每一种色彩的填充,都需要全神贯注。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件作品,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保持同一姿势,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丝线和颜料。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让杨政玉的技艺日益精湛。

大二时,她创办了“清衿阁”掐丝珐琅工作室,参加了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年鉴大赛、山西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获得了多个证书,逐步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后,正式拜司马宪光为师,许下了传承非遗的承诺。

带着对景泰蓝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2023年,她回到家乡齐河,成为齐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名教师。

“传承不仅仅是复制过去,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让古老的技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杨政玉说。明清时期,景泰蓝作为皇家专属器物,制作技艺分为画稿、掐丝、点蓝、烧制、打磨抛光、冷却成型等步骤,如今省去了烧制和打磨,将其中的掐丝、点蓝等工艺做得更加精致、细腻。

杨政玉想将家乡元素融入作品之中,让曾经的皇室工艺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设计,她将黄河及德州的黑陶、历史人物、地标建筑等元素融入作品,创作出以景泰蓝器具、装饰画等形式的文创产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对德州文化的一种宣传和推广。

如今,杨政玉在学校开设了掐丝珐琅社团,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掐丝、上色,让他们感受这门技艺的魅力。她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和学习掐丝珐琅技艺,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