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涵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本报评论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立足这一历史方位,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城市工作的重要课题。10月17日召开的全市城市工作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全面落实中央、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必将更好发挥城市发展对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引擎作用。

“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德州城市工作迎来新一轮机遇,但也存在着城市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动力有待增强等问题。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本质是城市治理思路的重要转变。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正逐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布局、品质生活都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工作要跟上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就必须深化对工作规律的认识,更加注重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积极调整优化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和工作重心、方法,充分挖掘城市的内在潜力,实现城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要将人民放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生活方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及时精准回应群众诉求,更大力度服务于民生,解决好“急难愁盼”,办好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实事,让城市更有温度和质感,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必须立足德州实际。发展动力不足,是制约德州发展的关键症结,而城市是最大的发展平台、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城市来聚产业、聚资源、聚要素、聚人气、聚红利。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敏锐捕捉时代机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塑强城市特色优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以科技产业创新增强城市竞争力,以服务业振兴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以深化改革激发城市发展动力,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是深刻的理念变革,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久久为功、真抓实干。这次会议围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部署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对房地产和建筑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任务书、路线图。各级各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一项一项细化落实,扎实有序推动落地见效。

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相信,只要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德州城市发展必将大有可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