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真”字下功夫 抓住“实”字求效果

民营经济是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11条标志性产业链是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主阵地。8月28日,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就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产业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筑牢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发展民营经济,要围绕“真”字下功夫。在德州的经济版图上,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稳,经济全局就稳;民营经济活,经济全局就活。尽管当前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动真情、用真招,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就一定能见到真变化,取得新成效。

下真功夫,要敢于攻坚克难。政府纾困的决心,就是企业发展的信心。当前,民间投资下滑、拖欠账款等问题,为民企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党委、政府只有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充分展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意志,才能真正为民企“撑腰鼓劲”。下真功夫,要坚持精准发力。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要善解企业“燃眉之急”。只有在摸清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和优化服务,清单式、滚动式、闭环式破解一个个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下真功夫,要勇于改革创新。降本增效是企业尤为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聚焦“人工地钱水电气暖”,统筹当下改与长久立,加快推进集成改革,精准保障资源要素,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做强标志性产业链,要围绕“实”字求效果。如今的区域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或产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

群之间的“生态竞争”。抓产业链就是抓供应链,就是抓技改升级,就是抓集群跃升。德州产业基础较好,但要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仍需握指成拳、系统推进,瞄准关键环节出实招、求实效。

出实招,要找准方向。厘清底数,才能理清思路。做强11条标志性产业链,需要我们摸清每个产业链的规模、营收、利润等一系列具体情况,科学谋划相应的目标任务,从而明确将实招变实效的具体路径。出实招,要明确载体。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必须为产业链找准“落脚点”。要把园区作为产业链发展的主阵地,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依托园区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出实招,要强化举措。产业链发展,关键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要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位置,统筹产业链和园区招商力量,发挥链主企业作用,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持续扩链补链延链,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促进产业协同、一体发展。出实招,要完善机制。做强产业链,链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服务员”,让产业链真正“链”出活力、“链”出成效,必须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督促引导产业链链长、链长办公室真抓真管,在部门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中,凝聚产业新优势。

真抓才能闯关夺隘,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作风、更强的合力,千方百计优化服务、排忧解难,共同推动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产业链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