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为民初心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沙玉霞

核心阅读

党内集中教育有一定时限,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远在路上

清风正气与歪风邪气的拉锯较量、反复角力,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内集中教育有一定时限,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远在路上。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后续工作,查摆问题要真,整改措施要实,确保取得实效。要及时总结学习教育成效和经验,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扎实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要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永葆为民初心,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破题”于民,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中央八项规定直击群众痛点,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四风”问题入手,以“小切口”精准切入作风顽疾,从狠刹餐饮浪费之风、严查公车私用乱象、清理整顿私人会所违规行为,到深入整治形式主义顽疾、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始终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导向,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我们党以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但作风问题往往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如同割韭菜一样一茬接一茬,“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纠治作风顽疾如治沉疴,难以骤愈。清风正气与歪风邪气的拉锯较量、反复角力,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践中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针对“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始终保持警惕并及时加以整治。同时,“正风反腐”热度不减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关注和殷殷期盼。因此,要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不断夯实中央八项规定堤防,坚决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锚定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目标任务不动摇。

坚持“立制”为民,构筑作风建设长效之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各地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相关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为民”理念嵌入科学严密、务实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为作风建设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坚强保障,让群众看到党中央整治顽瘴痼疾“动真格”,而非“一阵风”。“四风”问题积习甚深,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化,要继续在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要增强建章立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细化执行标准,动态更新制度内容,堵住“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漏洞。要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以钉钉子精神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确保作风建设各项措施和长效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要健全监督联动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党中央和地方各级要统筹运用各类监督力量,构建起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见效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扎根”靠民,筑牢作风建设长效之堤。群众既是作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监督者和推动者。群众监督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群众评价为改进作风提供依据。群众是作风问题的“晴雨表”,党员干部是否真抓实干、“四风”是否反弹回潮,老百姓感受最直接、判断最准确。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适时对整治成果开展“回头看”,注重开门整改整治,主动接受群众对整改情况、落实效果的监督评价,做到从严从实整改整治,确保整改不虚不空,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要建立与群众的常态化联系机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多“走出去”,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特别是群众的“逆耳忠言”“弦外之音”,及时了解作风领域新动向、新问题,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具体举措,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整治“四风”的靶向标,使作风建设始终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新征程上,我们要永葆为民初心,始终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扎实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党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