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刘静静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从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这场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已走过十余年历程,深刻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态与社会面貌。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能答好作风建设永恒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真学真悟”筑牢思想堤坝。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要的便是拧紧作风建设思想总开关。实践证明,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作风上的问题,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淡化、党性弱化,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才能在作风上务实、行动上有力。因此,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开展专题读书班、案例剖析会,在“为何改”“怎么改”的叩问中校准思想坐标,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同时,要高度警惕“学用两张皮”现象,如将“厉行勤俭节约”异化为“食堂宴请”、把“精简会议”扭曲为“线上甩锅”等隐形变异问题,必须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堤坝,切实把铁规矩、硬杠杠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以“真查真改”破除作风积弊。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纠治“四风”顽疾,贵在抓早抓小、动真碰硬。新时代作风建设既要紧盯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显性问题,更要深挖“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隐形腐败。必须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运用大数据筛查、交叉检查等手段,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重点领域开展“穿透式”监督,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机制,对顶风违纪者从严查处、通报曝光。用“显微镜”查病灶,建立“四风”问题负面清单,对“吃公函”“吃老板”等变异问题靶向施治;用“望远镜”防风险,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前移监督关口;用“手术刀”祛病灶,坚决防止“小管涌”沦为“大塌方”。

以“真章真效”完善长效机制。作风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作风建设责任链条,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针对文山会海突出、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健全基层减负动态监测机制,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针对“风腐交织”特征,完善风腐同查同治制度,斩断利益输送链条。针对“数据造假”问题,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并通过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同时,大力培树“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建立“正面激励+负面约束”双向机制,既对“躺平式干部”亮红牌,又为担当者搭建干事舞台,推动干部作风常态化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反馈机制,搭建征求群众意见平台,广开言路、广纳良言,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更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唯有慎终如始、一以贯之,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韧劲,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匠心,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才能将外在约束化为内在超越和行动自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淬炼升华、担当有为,以优良作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建功奋进。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