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廷圆
春日的德州,处处繁花盛开,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各地抢抓市民外出踏青时机,以文旅融合、乡村休闲与场景创新为抓手,将“春日经济”的热度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
文旅融合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依托“两河文化”底蕴与影视IP赋能,各地将时令节点、非遗技艺与自然景观深度结合,构建“可游可感可知”的立体化体验空间。天衢新区推出的春季主题游线路,串联非遗市集与文化场馆,吸引市民深度参与。乐陵影视城借势电影热映热潮,开放影视拍摄地,推出NPC互动演绎、实景RPG剧游等“花式”玩法,吸引游客游玩。德百旅游小镇通过杂技演艺与景区联动,将国家级非遗“德州杂技”融入游客体验,既提升文化传播力,又推动国有院团市场化转型。
乡村经济激活,培育多元业态。随着人们对品质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打造全域旅游场景成为各地提质升级旅游体验的重要途径。依托“两河牵手”工程串联生态廊道与产业集群,各地推动“单一观光”向“产业融合”升级。平原县张官店村建成垂钓产业园,新增青鱼池等场景,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夏津县依托千年古桑群,发展桑椹果深加工产业,并积极整合古桑资源,引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桑文化,形成“产业+旅游”闭环。乐陵市以千年枣林为载体推出“枣乡人家”项目,将枣文化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经济。基础设施串联、文化资源活化与产业链延伸,构建起“生态+文化+产业”的复合发展模式,丰富了旅游的业态。
消费场景拓展,服务保障升级。如何让游客变常客,让“流量”变“留量”,是旅游产业升级面临的必答题,各地依托文旅资源,给出“文旅+百业”跨界联动的答卷。天衢新区以德百奥莱广场为核心打造“夜食+夜娱+夜购+夜游”集聚区,通过音乐节、美食节、实景演艺等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带动周边商超销售额显著提升;德城区新街口文化园通过引入AR导览、智能语音讲解等科技手段构建沉浸式消费空间,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吸引力。此外,德州文旅部门还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形成“场景创新+服务托底”的双轮驱动格局,有效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
“春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文旅产业升级的缩影,更是提振消费的生动注脚。随着“两河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春日经济”必将由“春日限定”转化为“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