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4月2日,德州召开《德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例行吹风会,将目光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放眼经济发展全局,中小企业无疑是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其中的“特种兵”。近年来,德州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成果斐然。比如,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功能糖及生物发酵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德州德隆(集团)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机床行业的佼佼者。这些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都是当之无愧的“小巨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专精特新是企业向新向优的必由之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从专业角度看,专注核心业务,让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比如,在一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生产其中的关键零部件,虽小却蕴含着高技术,支撑着整个大产业的运转。从精细化管理层面看,企业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可以说,专精特新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提升竞争力的路径,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
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而专精特新企业恰恰具备这些特质,它们往往在研发上不遗余力。大量的研发投入,能够催生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活力。正是基于此,方案提出,到2027年,德州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7%,自建、共建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2%。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燃起创新之火,就能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此外,方案明确了德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新目标:到2027年,力争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合力,金融支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常态化纾困助企机制缺一不可。相关部门要以方案为指引,切实履行职责,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造一个稳定、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护航它们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