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昭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2月12日,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提出,要聚力实施商品消费提升工程、服务消费提质工程等“五大工程”,加快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实支撑。各级各部门要把扩内需、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不便消费”难题,通过“政策+活动”等举措促进消费,推动全省消费市场旺起来、“燃起来”。
加强政策保障,增强消费底气。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意愿,收入增加、负担减轻,消费热情自然高涨。去年,山东旅游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带动了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就业和增收。可见,促进消费就是促进就业和增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完善分配制度、创新收入分配方式等方面综合发力。要加快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和意愿,持续挖掘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供需精准对接,挖掘消费潜力。如今,人们消费偏好日益多元化,需要加大力度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春节,各地通过举办黄河大集、运河大集等系列活动,丰富了消费者的文化生活;“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了家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更新需求,一系列活动和补贴让消费市场“流动”了起来。各级部门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新型消费的赋能作用,创新融合式、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等消费场景,推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服务,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改善消费环境,让消费更便捷。近年来,山东注重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打造了一批集购物、餐饮、社交、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推动消费载体建设,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畅通供应链物流链,加快推进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同时,加强对共享经济、虚拟商品和服务等新型消费领域的监管,健全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让消费者更安心、舒心、放心。
消费兴则经济兴,消费活则经济活。各地各部门要紧紧抓住消费这个“牛鼻子”,大力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让供给端“百花齐放”、需求端“轻装上阵”,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