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优化营商环境,为德州发展厚植“沃壤”


□乔帅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谁能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进位争先,谁就能持续重塑发展优势、赢得发展主动。近年来,德州坚持以集成改革思维抓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人才成长全维度、优化服务全流程持续加力,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要更有深度。优化营商环境,要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拿出更多改革进取的魄力和行动。2024年,德州建立健全企业诉求“2110”闭环解决和“及时转派、限时办理、全面评价”运转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更是通过系统性的流程重构,减少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决策的透明度。此外,德州通过工业企业落地全流程测绘事项零成本改革,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运营负担,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轻装上阵,才能激发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系统集成,推动达成“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提供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要更有温度。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德州一直在为企服务上聚力用劲,创新实施“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需求,促进政策精准制定与有效执行。事实证明,只有拿出百分百的诚意和服务,聚焦企业需求、关注企业感受、倾听企业建议,才能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和“娘家人”, 让企业走得更稳、发展更快、后劲更足。

优化营商环境,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政策似水,企业如鱼。惠企政策更“合身”、更“解渴”、更“有感”,才能更加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近年来,德州通过持续的政策激励和市场驱动,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惠企政策的精准落实。只有政策清晰、导向明确、保障到位,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才能在自身发展中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要深入一线调查、“解剖麻雀式”仔细查摆问题,向民营企业问难问需问计,聚焦不同产业的难点痛点堵点,研究出台对应政策,助企纾困、排忧解难;要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精准帮扶到位,让各层级的企业活力充分激发,资源充分涌流。

(作者单位:齐河县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