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政企携手 跑出民企发展“加速度”



□刘晓东

日前,德州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68位来自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等行业的企业家代表谈问题、提建议、话发展。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政企同频共振、各司其职,汇聚更加强劲的发展合力。

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实践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道理,只有做大做优做强民营经济,才能激活市场“一池春水”,激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春潮”。当前,德州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余家,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这离不开德州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倾情、倾力、倾心服务民企,助力民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壮大。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作为。各地要强化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要加强民营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民营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增强市场主体的品牌荣誉感,最大限度激发民企创新精神,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企业的壮大、市场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生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既要有服务意识,也要有服务方法;既不能大包大揽、把民企当成“妈宝”,也不能袖手旁观、大撒把。要着力增加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良法供给,逐步清理废除不利于公平竞争实现的制度和政策;要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站在企业的角度多问一点、多想一步,不断扫除阻碍民企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要打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业环境,让营商环境更富有人情味,让民企在关怀中获得成长。

千方百计稳增长、全力以赴拼经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不能缺席。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同时,也要鼓励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这样民营经济才能具有更加充沛的发展活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