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强
德州是齐鲁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的汇集地,底蕴丰厚,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300余年历史的德州扒鸡,更有起源于“龙山黑陶”的德州黑陶,诸如木刻、剪纸等传统民间工艺也各有特色,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山东手造”德州品牌。德州市各级各部门打开品牌传播新格局,让更多体现德州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手造产品在城乡绽放新光彩,走向国际大市场。
创建文化品牌,让“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有魅力。文化品牌具有发挥其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作用,能够营造环境温馨、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极助力重点工作提质增效。德州市深挖“山东手造”基因内涵,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推动资源要素集聚整合,系统谋划、高点推进,全力打造“山东手造·德州有礼”文化品牌,展现运河沿线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在董子文化街打造的“山东手造·德州有礼”手造街区,聚集了德州黑陶、金丝彩贴、陶瓷印章等近20项手造项目,建设展示销售体验专区,持续开展打卡、探店、研学体验活动,拉近市民与德州手造之间的距离,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因此,德州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好“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效应,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拧成一股绳,以品牌引流量,以品牌提品质,争创“山东手造”德州品牌精品“诗画德州、活力德州”美好图景。
搭建传承载体,让“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有活力。越具有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越具有市场竞争力。传统手工艺来源于生产生活,烙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承千年的生活美学,更蕴含着工匠们的精神风貌。“山东手造”德州品牌传承是基本,产业是保障,要以生产性保护推动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接过老手艺、传承老绝活。比如,临邑县以拥有各级非遗项目35项为基础,建立“山东手造”临邑项目库,共收录雕刻、编织等门类50项优秀手造项目,重点培育打造麦秆画、木雕工艺、葫芦雕刻、葫芦烙画等文化产业集群。齐河龙山黑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很多黑陶匠人都是80后、90后,多为艺术院校毕业,在老一辈黑陶技艺大师的带领下,他们有志于将黑陶技艺传承下去。因此,德州市各部门要传承、利用、创造精品,让“山东手造”德州品牌精品从传统工艺产业走向现代手工制造产业,从供欣赏的工艺品走向生活日用品,在服务生活中创造价值。
文经深度融合,让“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有潜力。深挖“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文化与经济融合点,不断开拓消费场景,持续拓宽产业边界,推动“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比如,远近闻名的德州黑陶,经多年发展已逐渐形成了梁子黑陶、齐河黑陶等行业龙头企业,使德州成为现代黑陶的中兴之地,荣获“中国黑陶城”称号。麦秸画工艺传承人刘成峰依托临邑县文化馆,每年定期组织麦秸画工艺制作培训班,让大家在了解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掌握一技之长。德州窑红绿彩的年产值已经突破2000万元,产品销往泰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山东手造”德州品牌与经济社会的结合,不仅提供了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精神力量。
文化的书写,总是笔下生花,悠悠历史长河,孕育着无数人类的珍宝。德州市各级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依托全媒体宣传矩阵,宣传“山东手造”德州品牌精品,讲好“山东手造”德州品牌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德州文化、见证德州魅力。
(作者单位:临邑县民政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