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小区晒“明白账”比“发红包”更可贵



□车横

“发钱啦,发钱啦,每户200元!”近日,在德州绿城百合花园小区,一则关于发放公共收益的通知在业主群里炸开了锅,每户200元的“红包”让业主们喜出望外,纷纷为物业的这一举措点赞。有业主表示,“钱不在多少,关键这是业主应有的权利,我们非常满意。”

事实上,相比给业主“发红包”,更值得关注和称道的是小区物业能够晒出公共收益的“明白账”。

公共收益本就是全体业主共有的财富,其来源涵盖电梯广告、公共场地出租等诸多方面。长期以来,一些小区公共收益似乎成了一笔“糊涂账”,物业公司往往以“用于小区维护”“已计入运营成本”等模糊理由搪塞业主,导致业主对公共收益的去向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参与分配。

绿城百合花园小区的做法,无疑为其他小区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该小区不仅公布了公共收益的来源、累计数额等情况,还按照《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征询业主意见后,决定将44万余元公共收益发放给2202户业主。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对业主权益的尊重与维护,也体现了物业管理的规范与透明。

小区晒出“明白账”,首先是对业主知情权的有力保障。业主作为小区的主人,有权知晓公共收益的有关情况。当账目清晰地摆在面前,业主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权益是如何被维护和增值的,会大大增强业主对物业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构建和谐物业与业主关系的基石,远比200元更珍贵。

晒出“明白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通过公开透明的账目管理,业主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小区的经济状况,从而对物业的管理和服务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物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换言之,晒出“明白账”是对小区公共治理的一次推动,能鼓励业主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区的管理中来,共同维护小区的公共利益。通过参与决策和监督,业主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区的运行机制,增强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参与式治理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民主、法治的小区环境。

当然,“发红包”并非使用公共收益的唯一选项,也可以把这笔钱用在小区设施的维护和提升上。总之,小区公共收益不是物业公司的“私房钱”,发不发“红包”、具体发多少,都应履行相关程序、征求业主意见、共同拿出方案,而不是由物业公司一方说了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小区虽小,也是检验基层治理的一个窗口。期待更多物业公司积极效仿这一做法,也期待更多小区成立业委会并充分发挥职能,管好用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