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燕
2月19日,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增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冲锋号。
会上,市委书记田卫东在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经常问一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问一问有没有冷眼旁观问题,是不是民营企业家反映的问题都当成自己分内的事去解决?经常问一问有没有人为设障问题,是不是还有人在刷存在感,该办的事情也要拖一下、拿一把?经常问一问有没有抬高门槛的问题,是不是与企业家打交道有心理障碍,认为交给国企才放心,交给民企怕有嫌疑?经常问一问有没有不推不动的问题,有没有真正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主动帮助企业掌握政策、享受政策?
这四个“经常问一问”是各级各部门的自省,更是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呵护。
这份呵护是真正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是下定决心扫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障碍和认识桎梏,更是在进一步坚定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决心。
德州的发展历程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非凡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解放思想、放开搞活,民营经济曾在全省先行一步,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和知名企业,也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基因和土壤。去年,全市经营主体突破60万,增长21.2%,居全省第1位。
德州民营经济发展说明一个事实:好戏都在烟火里,活力常存草根中。民营经济兴则德州兴,民营经济强则德州强。
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拿出的是真招、实招。会上出台了德州市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12条举措干货满满:支持民企发展“十百千万”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破除行动、拖欠企业账款清理行动等,每一条都瞄准民企发展的痛点。“经常问一问”民营企业的痛点堵点,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家的难言之隐,才能做到有呼必应。
珍爱自己人,呵护亦期许。德州正以改革精神打开民营经济发展新通道,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出台举措,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解难、撑腰”。
当前,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州呼唤更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各级各部门在“经常问一问”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则要勇于在高质量发展上当主力,敢于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唱主角”,大展宏图、大显身手,奋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