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实融合塑势 科技创新赋能 夏津工业攀高向新
德州新闻网讯(邓美平 王晓倩)4月8日,走进位于夏津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农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闻机器响,少见人奔忙。新上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手正在自动取料、加工,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这是我们新上的技改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动力流水线,效率比原有设备高出近40%。”该公司生产经理黄会礼说,流水线还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目前,夏津县172家规上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朝阳轴承全年订单已排满,欧瑞电子订单预计增长30%以上,鲁控、佰汇持续供销两旺。
数据背后,是夏津涌动的创新活力。“融通产学研,让企业成为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之达介绍,夏津全面开展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行动,着力构建“智能技术+智能装备+智能服务”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筑牢对接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底座”,畅链条,强主体,打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数实融合塑造了发展新优势。夏津县入选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试点县,高端装备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纺织产业集群被中纺联评为“数字化转型劳动竞赛先进产业集群”。新增省级“晨星工厂”达45家,2025年组织上报17家;DCMM贯标试点企业累计达21家。朝阳轴承获批省级智能工厂,欧瑞电子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鑫瑞娜家纺、世商焊材入选省级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取得智能制造新突破。
科技创新赋能增效,加快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夏津经济开发区入选市级绿色园区。鲁控电力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1家规上纺织企业采用绿色能源供电,依托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构建集碳能源管理、碳足迹核算为一体的数字服务平台,为“夏津纱线”贴上“碳标签”。优质企业竞相涌现,省级瞪羚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先进中小企业增量均居全市前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连续3年实现倍增。
“夏津将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引擎。”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