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 | 文化中国里的五千年和新时代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众多文创产品、文化创新技术向海内外观众展现了国风、国潮、国际范,彰显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多元魅力与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

中华文明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入新时代,沁入每座城、每件物、每个人,被我们创造、演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高山流水、得觅知音,万里相逢、与子同袍。华夏儿女在不同时空以同频的脚步共振世界,以各美其美的姿态传承文明,薪火相传、以文化人。



望月思乡、鸿雁传书,登山放歌、临海骋怀。我们以物比兴、借物抒情,把千古悠思藏进世间万物,在万物间迸发新的灵感,更在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中推陈出新、以文化物。



长安回望、洛城玉笛,临安雨霁、姑苏月落。历史与现实交织于一座座古城,我们一面捡拾记忆、一面昂首向前,承千年文脉、铸城市之魂,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固本浚源、以文化城。



承五千年文脉,著新时代华章。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从深厚的历史底蕴中起笔,汲取文化创新的智慧,续写文化繁荣的故事。中华文明以开放包容的自信,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不竭精神动力,承前启后、文化中国。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 强 张纯青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胡澳靖

剪 辑:张琪达

设 计:陈伟红

校 对:梁洁萍 陈学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