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德州出台新政,将建“鲁北智谷”争创全国标杆

    德州日报记者 朱代军 张晓航  

  德州新闻网讯   8月9日,《中共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一下简称《意见》)出台,为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注入一剂强心剂。

  《意见》明确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建成人才智力密集、创新创业活跃、人才流动顺畅、公共服务便利、人才效益突出的“鲁北智谷”。

建省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

  根据《意见》,我市将建成省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转变、京津冀济区域协同创新、海外人才引进、柔性引才用才、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富有成效、可资借鉴的改革经验。重点支持“德州创新谷”、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乐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齐河齐鲁高新区等有条件的园区,率先探索、大胆实践,形成多点支撑、示范引领的创新格局。支持基层一线重点机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先行先试、点上突破,打造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创新标杆。

建京津冀济区域性人才智力集散枢纽

  根据《意见》,我市将建成京津冀济区域性人才智力集散枢纽。着眼京津冀、链接中济滨(中关村、济南、滨海新区)、面向海内外,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实施接轨国际惯例的人才发展政策,建成具有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京津冀济人才便捷迁移、顺畅往来、紧密融通的区域自由港,科技智力成果自由交流、协同利用、互益开发的产业接续地。

建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意见》指出,我市将建成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医药(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乘用车、节能环保、体育用品、空调设备、农业机械、新型化学材料、新型纺织、食品制造、石油装备、车船零件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集聚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一批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创业者,一批提供高质量科技、金融、商贸、外包和“互联网+”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人才,汇聚梯次互补的产业人才群落,打造智力经济特征明显的人才集聚高地、京津冀济区域性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