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推出关爱未成年人特色项目——“心灵魔法”呵护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们在“心灵魔法院”课堂上踊跃发言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苏安矗

“我是聪明的!”“我是可爱的!”“我是独一无二的!”这是12月14日上午,乐陵市中街道新城社区“心灵魔法院”活动现场发生的一幕。今年9月以来,乐陵市创新推出“心灵魔法院”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项目,通过游戏互动、说出心里话等内容设置,达到增强意志力、提升行动力、塑造价值观、做好情绪管理、增进人际关系、应对风险挑战的目的。

“从我们周围就能发现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去年开始,社区内陆续开展多场心理健康课,邀请心理专家前来授课,但单节课程效果有限,于是今年我们就想着通过形式新颖的特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持续筑牢未成年人心理防线。”市中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李爽说。

项目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课程要求和进度,设置不同主题和不同游戏。每节课固定有20个孩子,年龄在6到12周岁,通过多次心理测试和课程观察,分析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成因,给出解决办法和参考意见。通过“情景表演”,让孩子们探索自我认知下的内心世界;紧张而又刺激的“撕名牌”游戏,让孩子们撕掉的不仅是身上贴着的“标签”;“国王与天使”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感受角色互换对心理的影响。

“心理课让我学会了如何拒绝日常生活中那些恶意的‘标签’,只有我自己才能定义自己,我对自己很满意。”12岁的张美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每周上完心理健康课都感觉很解压,老师教的内容既有趣又实用,我现在已经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了。”11岁的谷绍睿颇有获得感。

聊起“心灵魔法院”的课程效果,德州市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志愿者王延冬打开了话匣子:“有个11岁小女孩,一对一谈心时,我俩在心理聊天室畅聊,聊着聊着她就哭了起来,她说自己被女同学孤立了,父母平时对她也不管不顾,她感觉童年并不快乐。还有一个11岁女孩也痛哭流涕跟我聊天,说自己抑郁了,有自残的冲动,父母不理解她,她也不清楚为何会抑郁。”

通过这两个女孩的自我剖析,王延冬发现患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而且以小女孩居多,小男孩更加开朗些,现场表现也更加出色。课后,王延冬多次为这两个女孩进行心理疏导,他也考虑在适当的时机,走访一下这两个女孩的家庭。

“‘心灵魔法学院’不仅是青少年心理灵活性课堂的起点,更是长期心理健康建设的坚实基石。在未来的课程中,我们将帮助青少年建立强大的心理灵活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王延冬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