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梅
元宵节,带着浪漫与温馨,从历史深处走来,周身萦绕着诗意的芬芳。
元夕之美,美在如梦似幻的花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暮色将近,街市已悄然拉开热闹的序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笔下的洛阳城,千年前的元宵夜便灯火辉煌,如今这般盛景依旧延续。街头巷尾,一盏盏花灯高悬,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绿的如翠。灯光与月光相互交织,影影绰绰。沿街的商铺与民居,都被花灯装点得流光溢彩,孩子们手持花灯,嬉笑奔跑,笑声如铃,久久回荡。盏盏花灯,承载着美好的祝愿,或是对家庭团圆的期盼,或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元夕之夜,有花灯的璀璨,更有浪漫的邂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笔下的这一幕,不知勾起了多少人对爱情的向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璀璨夺目的灯火下,不经意间的一次回首,或许就能邂逅那个心心念念的人。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将这份浪漫演绎得更加细腻动人。在皎洁的月光下,恋人相约而至,互诉衷肠,深情款款。
元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家人围聚,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分享着生活的点滴。南方的汤圆,软糯香甜;北方的元宵,口感丰富。无论哪种,圆润可爱,娇巧喜人,都裹着人们对团圆美满的深深向往。“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咬上一口,香甜的馅料在口中散开,亲情的温暖在空气中弥漫,让人倍感幸福。老人坐在一旁,看着儿孙们嬉笑玩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孩子们在桌旁跑来跑去,期待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
元夕,欢乐满溢,祝福不断。“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人们在街头巷尾载歌载舞,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用各种方式庆祝元宵节。“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大家开怀畅饮,尽情欢笑。“白绫衫照月光殊,走过桥来百病无。”女子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散步,触摸门钉,希望通过“走百病”祛除疾病,祈求来年身体健康。
元夕热闹浪漫,也有独处时的思念。“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当热闹褪去,在这花灯如昼的夜晚,独处的人思念如潮水般蔓延,剪灯时,弹奏乐曲时,泪水不禁潸然落下。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岁岁年年,元宵佳节,灯火依旧,深情依然。愿我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让生活充满诗意与阳光,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