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火树银花时

□袁秋茜

时间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已经上班一周的我,看着张灯结彩的街道,不禁想到了李持正的那句诗:“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元宵,元,为始,宵,为夜。有始,就有了万象更新的盼头;有夜,就有了火树银花不夜天。记忆里的元宵节,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长街;是璀璨辉煌,猜谜嬉笑的灯海;是辽阔田野,高举火把的追逐……

幼时,每逢元宵节,父亲都会给我做一盏兔儿灯。他并不手巧,做的兔儿灯简单直观。用竹篾横几圈、竖几圈扎出兔子的身体,再用两个圆圈竹篾做出兔子的脸部,长耳是用的两片椭圆形竹篾,再加一个短小的尾巴,兔儿灯的骨架就组合好了。骨架搭好后,父亲找来两根竹管,锯成一样长,做兔儿灯的下轴,再配上四个木头圆轮,兔儿灯就可以拖着滚动起来了。在糊纸的时候,父亲会让我参与进去,让我用红笔给兔儿灯点睛,鼓励我在兔身上画上我想画的图案。

当夜幕降临时,我欢欢喜喜地提着兔儿灯去街上玩。元宵当晚的街是极其浪漫的,有各式各样绮丽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恍若走进了天街。后来读到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脑海中浮现的正是当年赏灯会的情景。那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就好像是星星坠落到人间,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是月亮悬挂在空中。我仰着头,在人流中走动着,感受着花满市,月侵衣。

街道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猜灯谜处。那些高悬的灯笼上挂着彩条,写着谜面,游人们谁猜中了,便可拿走灯笼。谜面五花八门,有猜地名的,有猜生活用品的,还有猜动物植物的,出题人设计巧妙,猜谜者绞尽脑汁。有同行的伙伴们笑着、闹着,猜同一个谜,比赛谁先猜出来,猜对的人得意扬扬,猜错的人捶胸顿足。一旁围观的人起哄着,笑声一阵接一阵。年幼的我虽然猜不出几个灯谜,却也爱在那儿逗留,跟着众人大笑,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

灯会逛得差不多了,母亲便会拉着我的手往回走。在乡村里,大家会举着火把在乡间小路上奔跑,互相送火把,祝福对方来年红红火火。当我举着火把跑动起来时,光照亮了前方的路,脸上和身上都是暖暖的,胸膛更像是有一把火在燃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拖着兔儿灯逛灯会的那个小孩了,工作后也少有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时候,可不知怎的,一到元宵节,过去的记忆就如潮水般涌出。我想,我怀念的不仅是元宵节的张灯结彩,嬉笑游玩,更是怀念那个无忧无虑,提灯闹元宵的自己啊。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