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岁月香

杨丽丽

秋末冬初阳光正好的日子,老家篱笆小院里满是母亲忙碌的身影。那身影在斑驳的日影下晃动,拉开了冬藏的序幕。

她把从地里新收的萝卜,一部分储藏进地窖里,一部分用来晒萝卜干。藏入地窖的萝卜,被母亲仔细地码放整齐,地窖的湿度与温度是天然保鲜舱,能确保萝卜保持脆嫩多汁。而那些准备晒成萝卜干的萝卜,被母亲切成均匀的长条,在阳光的轻抚下,渐渐失去水分,由水嫩变得干瘪却富有韧性。母亲不时地翻动它们,像是在与阳光协作,将萝卜的精华浓缩,让他们成为冬日里独特的美味与营养补给。

土豆片也在一旁的架子上晾晒着,那是母亲将土豆蒸熟后一刀一刀切片而成,薄厚适中的土豆片,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质感,泛着淡淡的金黄。我有时会忍不住偷偷拿起一片,放入口中,那带着阳光味道的清香与土豆本身的甘甜,瞬间在舌尖散开。母亲看到了,只是宠溺地笑笑,又继续忙碌起手中的活计。

而腌酸菜,则是冬藏中的一项“大工程”。“小雪到,菜入窖”,就在小雪前后的时节里,母亲会在收回家里的“白菜山”里挑选出最饱满的白菜,仔细地去除外面的残叶,然后将白菜一分为二,放入大缸之中。一层白菜,一层盐,母亲用力地压实白菜,仿佛要把整个秋天的收获一同腌渍进这酸菜里,让那酸香的味道,一直弥漫在冬日的餐桌上。

冬日渐深,寒风呼啸着席卷大地,世界仿佛被一层冰冷的纱幕所笼罩。渐渐的大雪也如约而至,人们都减少了出门的次数,整个村庄都陷入了一片寂静。然而,家中却因母亲的冬藏而充满了温暖与生机。一日三餐的饭桌上少不了母亲冬藏的那些美味,她将晒好的萝卜条用温水泡发,与排骨一同炖煮,不多时,锅中便散发出浓郁的肉香与萝卜的清甜,那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驱散了寒意,也温暖了我们的身心。

或是将土豆片泡好与自家养的小公鸡炖一锅,那浓郁的香味瞬间就能弥漫整个小院,鸡肉的鲜嫩与土豆片的软糯相得益彰,引得我们垂涎欲滴。而那缸腌好的酸菜,更是冬日里的常客,酸菜炖粉条、酸菜饺子,每一道菜肴都带着母亲的温度与智慧慰藉了我们的肠胃。而母亲冬藏的习惯,也让我们在那些大雪封门的时刻不至于为餐桌上的菜肴发愁。这些经过母亲精心腌制、晾晒、储存的食材,不仅是美味的来源,更是一家人的希望。

如今,生活变得便捷起来,冬日里许多蔬菜随时都能在商店里买到。但母亲依旧执着于冬藏,每年的秋末冬初母亲仍按部就班地开启冬藏之旅。她穿梭于田间地头,挑选最优质的食材,把带着泥土芬芳的萝卜、白菜、土豆储藏进老家的篱笆小院,也藏进她的心里。

我曾问过母亲,为何如此执着于冬藏之事。母亲微笑着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智慧,冬日里万物蛰伏,我们把秋日的收获妥善保存,方能安然度过这漫长的季节。

其实,我知道,对于母亲而言冬藏是传统,是习惯,是与祖辈心意相通的桥梁,也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暖和安心。那些地窖里的萝卜白菜、腌好的酸菜、晒干的菜干能让母亲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变数,这便是母亲执着背后的深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