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畔清凉意

作者:鲁秀丽

长河公园的荷,总在六月开得最盛。夏日的长河公园,恰似一首写在碧波上的诗。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满池的荷花便次第苏醒。露珠在叶心滚动,宛如盛着一盏盏清酒。黑天鹅拨开莲叶,优雅地游弋,身后跟着一串毛茸茸的雏鸟;野鸭三五成群,时而扎进水里,时而扑棱翅膀,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碎成星子;黑水鸡最为机警,稍有动静便钻入芦苇丛中,只留下一圈圈涟漪。

往年盛夏,游人赏荷常被烈日所扰,匆匆拍几张照便躲进树荫。而今年,湖畔蜿蜒起一道米白色的遮阳长廊,犹如一弯清凉的臂膀,温柔地环抱着观景的人们。它为赏荷的游人撑起一片清凉:摄影师们在棚下支起相机,镜头里定格着荷花的千姿百态;画家不必再担心日晒,支起画板便能细细描摹荷的风姿;孩童们不必急着躲荫凉,蹲在水边数野鸭也能玩上小半天;就连身着旗袍的少妇,也在棚下翩翩起舞,进行直播。

这遮阳棚的搭建,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桩小事。公园管理人员说:“赏荷是雅事,不该叫暑气败了兴致。”于是,这条

长廊便从图纸上延伸至湖畔,既遮阳挡雨,又与荷塘景致相得益彰。晨练的老人常在这里歇脚,他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这棚子搭得真及时,不然这大热天的哪敢出来遛弯,这遮阳棚真是搭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了。”偶尔还能听见他们和游人闲聊:“今年的莲花开得好,鸟类多,是干净湖水养得好。”

我在遮阳棚下仔细观察,这棚子搭建得极有分寸,既不突兀破坏景致,又恰到好处地带来荫凉。崭新的骨架透着质朴简约,顶棚是米白色透光布,阳光经过它的过滤,竟也变得柔和起来。这绵延百米的遮阳棚,终究不只是几根钢管、几块布,它是城市掌心向上托起的荫凉,是管理者站在游人角度的一次次弯腰,是盛夏为市民撑起的一片绿荫。

傍晚时分,暑气渐消,荷塘被晚霞染成金色。遮阳棚下,有人下棋,有人乘凉,有人只是静静望着湖面出神。晚风送来阵阵荷香,黑天鹅游过倒映着灯影的水面,野鸭归巢的叫声远远传来。城市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温柔——原来最美的风景,不仅在于一池荷花、几只水鸟,更在于这一份对市民的体贴,让每个人都能从容地感受夏日的清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