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后进入减重黄金期——利湿固本 饮食莫贪凉

□本报记者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王琰

今年的5月5日是立夏节气,此后天气渐热,多余脂肪藏不住,胖友直呼“是时候减肥了”。为帮助更多市民科学减重,配合“体重管理年”工作,德州市中医院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后设置体重管理门诊,目前已帮助近百位患者与肥肉说“拜拜”。

5月7日9时,德州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内,营养师吕翠红正在询问复诊患者的体重变化及身体反应,并根据检测指标调整饮食方案。诊室外,还有10余位患者候诊,36岁的患者罗敏(化名)正是其中之一。她的体重严重超标,长期受头晕、心慌、头皮油腻、运动后气促等症状困扰。罗敏表示,自己的朋友在该门诊成功减重,所以想尝试系统化体重管理。

吕翠红接诊后,联系多学科协作团队一起为她诊断,通过询问作息习惯及过往病史,结合苔白厚腻、大便黏滞、月经延迟带血块等情况,确诊她是脾虚湿盛导致的肥胖,并据此为其制定包含饮食管理、艾灸拔罐、作息调整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立夏后,门诊量有所增加。不少患者都有贪凉的饮食习惯。”吕翠红介绍,夏天不少人喜欢吃冰饮、雪糕等低温食物降温,可冷饮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长期代谢抑制将形成脂肪堆积的恶性循环。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也有相关表述:夏季减重需兼顾“清热利湿”与“温阳固本”,避免过度寒凉饮食损伤阳气。除了贪吃冷食,开空调、洗冷水澡,也容易损伤阳气刺激脾胃,加重寒湿。

当前时段减重,应以祛湿为先,杜绝“湿胖”。立夏后空气湿度增大,人体易困于“内湿”。推荐薏米、赤小豆、玉米须等食材,佐以陈皮、砂仁行气化湿,避免单纯使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饮食宜清淡,忌过量冷饮和油腻辛辣,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洗澡水温不低于30℃。

立夏时节减重,不要因为心急而过分追求体重数值的下降,应遵循中医“天人相应”理念,调和阴阳、畅通气血,实现“身轻、气顺、神安”的健康状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