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瘤综合征:肿瘤的预警信号

杨云琳(作者系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早在100多年前,医学界就发现部分肿瘤患者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发热、消瘦或免疫力下降等。这些症状看似与肿瘤本身无关,却总与肿瘤“如影随形”,最终被命名为副瘤综合征。它可能早于肿瘤确诊前出现,也可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伴随病情变化而加重或缓解。据统计,约75%的肿瘤患者在其病程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副瘤综合征。

副瘤综合征的三大常见表现主要是体温异常、极度消瘦、免疫抑制。

体温异常,肿瘤患者发热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于淋巴瘤、肺癌、肝癌及晚期转移性肿瘤。这种发热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肿瘤恶化时体温升高,肿瘤控制后则退热。但需注意,诊断“肿瘤热”前必须排除感染或其他疾病。治疗以控制原发肿瘤为主,辅以退热对症处理。极度消瘦,患者可能出现食欲骤减、体重骤降、肌肉萎缩等症状,最终因极度虚弱危及生命。这种极度消瘦状态被称为“恶病质”,约80%的晚期肿瘤患者受其困扰。其成因与肿瘤释放的毒性物质扰乱代谢有关。通过营养支持(如鼻饲、胃造瘘)或激素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免疫抑制,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细菌或病毒。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治疗核心仍是控制原发肿瘤。随着肿瘤缓解,免疫功能通常需数年逐步恢复。

此外,还会出现其他系统性症状,神经系统,如亚急性小脑炎、癌性肌无力,可能导致平衡障碍或肌肉无力。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异常增多等。皮肤及骨骼,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或关节疼痛。

副瘤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有哪些?早期预警,某些副瘤综合征(如神经症状)可能早于肿瘤被发现,成为诊断线索;病情监测,症状变化可间接反映肿瘤进展或复发,例如肿瘤热反复需警惕治疗失败;治疗指导,控制原发肿瘤是改善副瘤综合征的关键,多数患者随肿瘤缓解而症状减轻。

副瘤综合征如同肿瘤的预警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身体异常信号。对于肿瘤患者,及时识别这些症状不仅能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改善生存质量。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消瘦或免疫力下降,务必就医排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