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图——
创新制造 好产品走出国门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于春芝 通讯员崔昕
人物简介
刘国图,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2009年在双鹤工作至今,他带领公司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备的升级,与高校合作,先后取得专利30余项。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开发8大系列60多款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作为中国制造全球化浪潮中的践行者,刘国图以“硬核创新”打破技术壁垒,让企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型。
今年前两个月,双鹤机械的订单额突破7000万元,海外订单占比近半,产品赢得越来越多海外用户的青睐。
刘国图表示,作为一家扎根饲料机械领域近20年的企业,双鹤机械的年销售额从成立之初的几百万元到现在过亿元,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创新。
“双鹤机械始终在刀刃上打磨技术,在市场中寻找突破。”刘国图说,不久前,公司与韩国客户签订年产10万吨生物质颗粒生产线订单,就是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结果。
他介绍,这条生产线从粉碎、烘干到制粒、冷却,每个环节都对标国际标准,比如粉碎机噪音控制在96分贝,比国标低14分贝;转子动平衡质量误差小于2克,甚至能在运行时立住一元硬币。
粉碎机是双鹤机械的主要产品之一。其中,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空气间隙偏差必须小于0.05毫米,否则会影响设备寿命。公司引入激光校准仪和动态平衡测试系统,经过反复校验,把误差控制到最小。
一位德国客户反馈,公司的粉碎机组在连续运行2000小时后,振动值仍稳定在5mm/s以内,这也直接促成了后续订单的达成。
饲料机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双鹤机械始终坚持产品差异化发展。在刘国图看来,正是细节的突破,让海外客户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硬实力。
“过去行业拼价格,现在拼价值。”刘国图表示,公司聚焦“专精特新”,把颗粒机这个细分领域力争做到极致。公司最新研发的生物质颗粒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客户可以根据产能需求自由组合;混合均匀度从95%提升至98%,这意味着饲料营养配比误差几乎可以忽略。
刘国图常说的一句话是,工艺是产品的“里子”,面子再光鲜,里子不扎实也走不远。近年来,双鹤围绕产品提质、工艺升级和设备迭代三大方向发力。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致力于饲料生产线、生物质颗粒线成套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先后取得专利30余项,已经成功开发8大系列60多款产品。
去年,双鹤机械入选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政策支持,获得1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和20万元贴息,这笔资金被重点用于研发新一代生物质颗粒机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了30%,能耗降低了15%,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公司产品出口至欧洲德国、非洲尼日利亚以及中亚、东南亚等地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采访结束时,车间正调试一台即将发往非洲的生物质颗粒机。刘国图表示:“以前,我们羡慕德国设备的精密,现在,我们的机器也同样站在非洲土地上,实现了与欧洲品牌同台竞技。”这句话,或许正是双鹤机械从“跟跑”到“并跑”的最佳注脚。
在乐陵这片制造业热土上,双鹤机械用创新打破边界,用匠心征服市场。正如刘国图所言:“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当我们把每个零件都做到极致,世界自然会听到‘中国制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