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瓜果飘香绘“丰”景

▲合作社苹果迎来丰收季

▲硕果盈枝头果农笑颜开

▲水果分拣打包,发往各地

▲黄桃采摘忙

▼果农销售忙

▲游客采摘趣味浓

▲“和美丁坞”直播助农

德州新闻网讯 文/图 记者石少军 姜伟 通讯员贾鹏 张立梅 张萌萌

北纬37度,被誉为黄金纬度线的神奇地带,位于鲁西北平原的历史名城乐陵就坐落于此。这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乐陵瓜果也由此声名远播。

当下,正值瓜果飘香的美好时节,乡村、田野以及林间小道,处处弥漫着甜蜜气息。

走进孔镇镇王木腿村,乐陵勇创裕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内,一筐筐苹果和脆梨整齐排列,格外喜人。几辆厢式货车依次排队,等待装车。数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往车上搬运水果。

不多时,一辆辆私家车缓缓驶来,既有附近的村民,也有从城区专门赶来的市民,他们过来采购鲜果,体验采摘的乐趣。“我是专程带着孩子过来的,这里的水果口感和色泽都不错,而且开车过来很方便。”一名妇女一边摘着黄桃一边微笑说。

库房内,合作社负责人潘玉山正与从德州市区前来采购的客商洽谈合作。潘玉山介绍,合作社于2019年成立,70户村民入股,共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桃、梨、苹果、杏等水果,涵盖十余个品种。苹果有鲁丽、华硕、鲁艳、维纳斯黄金等品种;桃子有玉妃、春丽、锦绣、秋彤4个品种;梨有新梨七号和秋月梨;杏为珍珠油杏。目前,成熟上市的有鲁丽、华硕和新梨七号。

“走,带你去果园看看。”潘玉山说完,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记者前往果园。长达1.5公里的道路两侧皆是果树,数量逾4万株。道路右侧,一辆三轮车载着几名妇女在摘梨,道路左侧,七八名妇女在采摘苹果,烈日当空,“全副武装”的妇女们脸上很快布满汗珠。

“每天能销售一万六千斤左右,每斤两三块钱,已销售50多天,一直供不应求。去年销售额26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超300万元。”潘玉山介绍道。

从孔镇镇驱车向北行驶约30分钟,便来到丁坞镇大杨寨村的金亿农场。金亿农场种植的50亩秋月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采摘。

“家人们,秋月梨个头特别大,一个能有1斤多重,肉质酥脆,口感清香,喜欢吃梨的家人们千万不要错过。”8月22日下午,丁坞镇党代表徐国英通过“和美丁坞”抖音号进行直播,在线人数达5000余人,不少人网上下单采购。

农场负责人孙兆德是青岛莱西人,秋月梨在莱西被广泛种植。5年前,他将秋月梨引入丁坞。去年开始结果,产量达4万多公斤,销售额超30万元;今年产量预计达到5.5万公斤,销售额将超40万元。孙兆德从老家聘请技术专家负责果园管理,授粉、套袋、疏果、拉枝、采摘、分装、上肥等环节都会雇用当地农民,每年用工过百人,有力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直播带货,丁坞秋月梨引起商家关注。这两天,一位天津商人主动联系我,打算前来考察,并考虑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孙兆德说道。

傍晚时分,彩霞满天,果园里依旧一派繁忙,一车车的鲜果,带着果香驶向远方。此时,有人哼起小曲,幸福的歌声与丰收的喜悦交织一起,飘荡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近年来,乐陵大力发展瓜果种植,黄夹的西瓜、西段的苹果、寨头堡的樱桃、南部生态区的热带水果等,远近闻名,不仅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也让乡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振兴之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