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公布3起农产品领域涉税违法案件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刘开雄)记者15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贵州、辽宁、吉林等地税务部门当日集中曝光3起利用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虚开发票偷税骗税的违法案件,旨在规范涉农领域税收秩序,确保国家涉农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国家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同时还出台了农产品收购企业可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作为进项抵扣凭证的政策,降低农业生产者经营成本,保障广大农民收入。

然而,少数不法分子却试图钻政策空子,偷税骗税。从税务部门此次曝光的案件详细内容来看,有的虚假注册或操控专业合作社,不开展真实经营,虚构业务,骗享涉农税收优惠并虚开发票;有的则在虚开收购发票时,对低价值农产品采用低值高报、出口后销毁,虚增进项税额以骗取出口退税……这些行为都扰乱了税收秩序,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小强表示,这些不法行为严重违背了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的初衷,更是损害了诚信守法农业经营者的整体利益。

专家表示,依赖骗税获得的“利润”不是真实市场竞争力。涉农经营主体若将资源和精力都用在偷税骗税,而非提升农产品品质上,终将导致其产品竞争力弱化。一旦被查,甚至将丧失发展机遇,损失长远利益。(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