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齐琪)司法部13日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第二批共8件典型案例,集中呈现治理“乱检查”“乱罚款”实践成果,诠释行政执法监督在纠治执法乱象、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

专项行动严查主体资格,坚守依法行政底线。天津某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对某街道办事处违反“严禁第三方实施行政检查”规定的问题,以个案整改推动区域内行政检查主体和行为统一规范。贵州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针对县交警大队辅警独立执法的问题,明确执法辅助人员与正式执法人员的权责边界,杜绝辅助人员独立执法。

针对涉企检查“频次过高、重复扰企”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强化监督联动、创新工作模式。内蒙古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联合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部门纠正乱检查行为。湖北某市生态环境局勇于自我纠错,实现“整改一案、规范一地”的良好效果。

在纠治违法行为方面,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坚持“纠错问责+制度补漏”。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县消防救援大队下达罚没指标的违法行为,有力纠正错误的执法导向。江西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对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的违法违规问题,在责令纠正、暂扣涉事人员证件并移送纪委监委追责的同时,推动全县健全执法责任与过错追究制度。

同时,针对“事实不清、重复处罚”问题,各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秉持过罚相当的执法原则。山东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纠正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处罚不当问题,指导其根据具体事实依法适用不予处罚规定。吉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指导县林业局纠正重复罚款问题的同时,推动执法部门建立执法信息共享机制,打破部门壁垒,避免企业因部门协作漏洞而承担额外负担。(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