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近5年呈稳中向好趋势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李栋)日前,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近5年呈稳中向好趋势。

2024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所属42个监测站,对159个、总面积1016万公顷的重要渔业水域环境状况进行常规监测。与2023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个监测站、6个重要渔业水域、面积15万公顷;所有监测水域铅、镉和砷指标监测浓度均优于评价标准;海洋重要渔业水域中化学需氧量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为25%;内陆重要渔业水域中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分别为25%和32%。

《公报》首次对近5年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2020年相比,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天然重要渔业水域中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分别为16%和50%;江河重要渔业水域中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总氮超标面积比例变化不大、总磷超标面积比例下降幅度为41%;湖泊水库重要渔业水域中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其超标面积比例总体稳定,渔业水域氮磷指标超标风险依然存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介绍,《公报》首次对近5年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三大类,共18项指标,总体状况稳中向好。”他说。

目前,渔业水域氮磷指标超标风险依然存在。袁晓初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完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办法,扩大监测水域范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重点从氮磷消减端,发挥渔业净水、渔业碳汇的特殊作用上下功夫。综合采取多种渔业生态修复措施,系统降低氮磷含量。努力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统一。”袁晓初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