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周圆、张辛欣)记者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专家牵头制定的首项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日前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智能制造领域预测性维护典型场景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成效取得国际共识,对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布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预测性维护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支持下,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团队共同研制的,是目前国际上唯一针对预测性维护实施流程和技术要求的国际标准。

该国际标准将预测性维护共性技术要素进行模型化,定义了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决策优化的全流程要求,提出了故障预测的置信度阈值、维护响应时间等指标,为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目前,基于该系列标准研发的软硬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汽车、仪表、石化、冶金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国专家团队将继续推动系列国际标准研制,构建“通用要求—算法测评—效能评价”的预测性维护国际标准体系,为我国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