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发现一恒星与黑洞相遇后“幸存”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9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研究称,首次观测到一颗恒星在遭遇超大质量黑洞并发生剧烈“潮汐瓦解事件”后,奇迹般“幸存”,并于约两年后再次回到黑洞附近的罕见现象。

研究人员说,几乎每个大型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质量为太阳数百万到数十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黑洞本身引力极强,即便光也无法逃逸,直接观测极为困难。天文学家通常通过观测附近恒星的运动或高能事件所产生的辐射间接研究黑洞。大约每1万至10万年,一颗恒星可能会漫游到黑洞附近并被引力撕裂,产生强烈耀斑。这被称为“潮汐瓦解事件”,为科学家提供了短暂的“照亮”黑洞的观测窗口。

研究人员于2022年观测到一次名为“AT 2022dbl”的耀斑,约两年后在同一位置再次捕捉到一次几乎相同的耀斑。这是首次确认有恒星在遭遇黑洞撕裂后并未完全被吞噬,意味着至少第一次耀斑是恒星部分瓦解的结果,恒星的大部分存活了下来,并再次近距离经过黑洞,又一次引发耀斑。

研究人员接下来将观测是否会在2026年初看到第三次耀斑,如若出现,则证明第二次耀斑也是恒星部分瓦解的结果,那么此前科学家所认为的“耀斑出现意味着恒星的完全瓦解”的推测不再成立。如果未出现第三次耀斑,那么第二次耀斑或意味着恒星的完全瓦解。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