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怎样把氨基酸链打成“套索结”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发现了一种酶怎样把氨基酸链打成特殊的“套索结”,形成套索肽分子。该成果有助于设计以套索肽为基础的药物。

套索肽是一类在细菌中发现的多肽分子,通常由15至26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链经过折叠形成类似套索的结构。套索肽性质非常稳定,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是生物制药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独特的套索结构难以用化学手段合成,限制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套索环化酶在氨基酸链形成“套索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研究团队说,他们详细研究了其中一种名为FusC的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子动力学等多种手段建立模型,展现了待折叠的氨基酸链与FusC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FusC酶分子由约600个氨基酸组成,在折叠过程中起作用的活性位点包含120个氨基酸。研究发现,FusC分子中一个称为“11号螺旋”的部位对套索结的形成特别重要,它位于活性位点的后壁区域。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出“11号螺旋”部位发生变异的FusC酶,成功地把天然环化酶无能为力的一些氨基酸链打成“套索结”。

研究人员说,该发现可能适用于其他的环化酶,有助设计制造多种套索肽。他们已在实验中高效生产出能与一个重要抗癌靶点“整合素αvβ8”紧密结合的套索肽,验证了该成果的实用性。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