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检察院——打造“四型”机关提升履职质效

原标题:夏津检察院重塑工作流程,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四型”机关提升履职质效

公开听证守护司法公正

积极打造平台助力人才成长

党建业务互促互进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谷雪魏子骐高忠祥

从突破发展瓶颈到实现跨越提升,从做优传统履职到打造完善“四型”体系,夏津县检察院用3年时间完成一场基层检察工作的质效变革。

这场转型的核心密码,藏在“学习型、服务型、质效型、规范型”检察机关建设的实践脉络中——让学习力重塑队伍根基,服务力融入社会肌理,质效力校准司法公平刻度,规范力锻造制度运行轨道。夏津县检察院以“四型”驱动的强劲动能,在新时代高质效检察履职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学习型”机关 锻造人才成长“强引擎”

8月1日,清晨的夏津县检察院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正在进行。德州市检察院第五党支部与夏津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的干警围坐一堂,围绕“确认劳动关系骗取养老金”类案监督难题,展开“头脑风暴”。这样的场景,正是夏津县检察院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生动实践——把党支部建在业务攻坚最前沿,让组织生活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学习型机关建设,说到底是给队伍‘强筋壮骨’,让干警既能低头办案,也会抬头看路。”夏津县检察院检察长齐立东的话道出了学习赋能的深意。

为让学习走深走实,该院打造的“鄃检学堂”成了人才孵化的“强磁场”:业务骨干走上讲台剖析实务难点,青年干警组队开展“三人行课题研讨”,典型案件复盘会变成实战练兵场。

3年间,夏津县检察院35岁以下青年干警牵头培育出11件省级以上典型案例,占全院总数的78.6%;刘奎芬、孙登强等一批干警获省级表彰,“学习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服务型”机关织密司法为民“暖心网”

在夏津黄河故道,2万余株古桑树见证着“府检联动”的治理效能。

去年年初,夏津县政府与夏津县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府检联动”机制的意见》,以此为契机,吹响古桑树联合保护的“集结号”。为有效解决古桑树群面临的病虫害威胁,办案检察官用一份检察建议推动形成“政府+检察+社会”协同保护体系:3个国家级病虫害监测系统构建“电子防护网”,20名桑农成为“古树卫士”,40名志愿者组成检察护卫队,每棵古桑树拥有专属“数字身份证”。树农李向江摸着重新挂果的古桑树感慨:“以前治虫靠经验,现在手机APP一键查询养护方案。”《督促保护古桑树群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成为“检察监督+社会治理”的标杆实践。

司法为民的答卷不止于此。今年5月,该院出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通过高质效办理商标侵权类案件,梳理17条治理策略,助力夏津县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从古树保护到知识产权护航,检察官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质效型”机关 解锁司法公正“新密码”

如何在新时代法治建设进程中提高履职质效?这始终是夏津县检察院一班人深耕探索的核心命题。

结合县域实际,夏津县检察院制定“高质效检察履职标准”,51项具体要求如同精密齿轮,嵌入从案件受理到社会治理的每个环节,引导检察人员在履职中深入挖掘社会深层次问题。

这在未检工作开展中尤为明显。“此前,办案团队在处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注意到一个令人警觉的情况——涉案未成年人文身问题十分显著。”夏津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王世霞介绍,“这些深嵌皮肤的墨迹不仅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无形枷锁,更折射出行业监管缺位、店主法治意识淡薄等深层问题。”

不久后,一份凝结着“夏小禾”未检团队47天蹲点调研情况的检察建议送到相关部门手里,这份检察建议不仅催生了全省首例涉文身民事公益诉讼,更最终化作夏津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的决议》,全县23家违规商铺得到彻底整改。

无独有偶。今年1月,一份《关于推进台球经营场所监管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报告》再次推动夏津县域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检察官在办案和调研中了解到,不少涉案未成年人存在逃课打台球等情况,部分台球厅纵容未成年人吸烟饮酒。针对这种情况,夏津县检察院发挥“府检联动”作用,推动建立“台球经营场所八严禁”管理规范,将台球厅经营监管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和最小应急单元工作内容,形成专项整改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规范型”机关 构建高效运行“硬支撑”

每周一上班,夏津县检察院干警代凤霖就会照常梳理自己的3张清单——蓝色“任务清单”、黄色“执行清单”以及红色“责任清单”。

根据“高质效检察履职标准”,夏津县检察院将180项重点任务细化为28个“履职路标”,通过“目标设定—流程管控—监督回访”全链条管理,实现每项工作精准落地。“规范不是紧箍咒,是导航仪。”夏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华勇的比喻形象贴切。

不仅如此,夏津县检察院创新设立“能级晋升”通道,每季度评选“夏检之星”、每年度评选“鄃检贡献之星”,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能者上”,干警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

规范化提升催生“雁阵效应”,夏津县检察院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团队攻坚”的转变。去年以来,班子成员带头办理案件303件;10名青年骨干协作完成15项全院重点攻坚任务。这支在规范轨道上奔跑的检察队伍,正以“一案一事”的精进,持续书写法治温度与监督力度兼具的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样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