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市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力争2027年产业营收达60亿元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我市于11月2日印发实施了《德州市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1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文件有关内容。
针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的我市部分铸造企业熔炼等工序废气收集处理不到位、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等问题,市政府提出开展铸造行业专项提升改造行动。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加快推动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目标要求为,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铸造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符合《铸造企业规范条件》企业10家以上,铸造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亿元。
《行动计划》主要任务包括5项:一是强化企业提升改造。严格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现全部铸造企业达标排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发展先进铸造工艺装备,禁用淘汰类工艺和装备。二是加快产业主体培育。培育优质企业群体,梯度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企业提质升级,提升我市铸造行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能效水平,规定时间内按照国家规范对不达标企业限制用能。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培养铸造职业技能工匠。四是深入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帮助企业量身打造制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推动铸造行业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提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贯穿铸造生产全流程。五是保障措施。从协调配合、督促指导、政策落实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铸造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适应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智能农机、高端工程机械、工业母机等高端装备需要,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增加精密铸造、有色金属铸造、大型铸件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铸造比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到2027年,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3%,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铸造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攻克一批高端、关键铸件的研发生产技术,破解主机发展关键铸件的制约瓶颈。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更加紧密。铸造设备、铸造原辅材料、关键铸件制造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产业链企业配套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行动计划》的一项重点任务是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铸造产业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首先要推动行业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提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技术改造、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普及进度,促进柔性加工、模拟仿真、数字孪生、远程运维、机器视觉检测等技术应用,建设一批具有铸造工艺特色的智能制造标杆。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要求,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4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即推动基础级智能工厂大面积普及,规模化建设一批区域行业领先的先进级智能工厂,择优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卓越级智能工厂,探索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航级智能工厂。
为推进铸造行业绿色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贯穿铸造生产全流程,开发绿色原辅材料、推广绿色工艺、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熔炼设备、热处理设备和节能压铸设备,加强铸造生产过程能源管控,推进铸造生产余热回收及利用。推进铸造废砂再生处理技术应用、废旧金属循环再生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