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董天力)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财政局负责同志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四五”时期,我市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254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6亿元,增长约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过2900亿元,增加966亿元,增长47.7%。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财政政策落实有力。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超1100亿元,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培育新兴技术产业;争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34.4亿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内需释放;安排财政资金80亿元,支持39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81亿元,支持建设项目850余个,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民生支出持续加码。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保障民生相关支出超2400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亿元、教育支出528亿元、农林水支出36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71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25亿元。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持续提高,九类补助标准平均提高23.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208元,覆盖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领域。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成效显著。制定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方案,强化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常态化监管,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强化县级“三保”动态监测,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实行“一行一策”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推进村镇银行减量提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财政改革管理向纵深推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德州模式”;深化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探索依法行政、改革创新、利国利企的新路径;金融领域改革不断创新,全省首创“金服制度”,推行“无还本续贷”“无缝续贷”模式;综合运用财政资源统筹和预算约束手段,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资金使用质效。
金融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贷款投放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至2024年,各项贷款年均增速12.77%,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4474.22亿元,同比增长9.39%,居全省第7位;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推进,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等年均增速超过25%;企业上市挂牌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增挂牌(入板)企业396家、总数达594家,累计直接融资870.9亿元;创新打造“抢单制”“金融辅导1分钟”“金融服务专员”等特色服务品牌,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