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十四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交通、建筑、危化、消防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拉网起底式排查,整治消除问题隐患91.7万项。先后出台《德州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德州市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等制度文件,着力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严肃开展巡查督导,规范开展执法检查,构建起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大力推进应急管理改革创新,应急管理执法队伍改革、全科式检查等近30项改革举措,“开工第一课”系列活动在全国推广。“十四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每年都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针对防汛抗旱、地震地质、森林防火等各类灾种和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基层基础等关键环节,建设了一批基础性、骨干性、防御性工程。大力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地震巨灾防范项目在我市落地,在平原、武城、陵城新建了3处测震台站。通过政府立法的方式,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近期,我市成功获批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国家级试点,成为全国15个试点城市之一。
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全面升级改造市应急指挥部,纵向与各级应急指挥部保持24小时音视频联动,横向接入气象、城管、水文、住建等部门系统,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同步制修订预案6441个,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和专项演练约70场次。建立“综合+专业+社会+基层”救援队伍体系,实现全市134个镇街和6073个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全覆盖。推动企业建立“最小应急单元”979处,实现突发事件“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截至2025年,市级救灾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达到保障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的国家标准。
此外,我市建成统一高效、全域感知、精准响应的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市、县应急指挥部全面升级,满足非常态下各部门进驻联合指挥的需要,建立安全风险和自然灾害会商研判机制,加强军地应急力量衔接,抓好值班值守。打造“全域感知”的监测预警网络,建成一体化指挥枢纽,一体升级改造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实现部、省、市、县、乡五级视频互联互通;织密前端感知网络,接入气象、交通、水利等17个部门应急指挥系统,汇集化工园区、学校等重点部位近6万路视频监控,接入黄河、马颊河等重点河段175路高点监控,实现在线实时监控。构建极端条件下的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三断”极端情况下,指令仍可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