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撰写1.2万余封家书 | 庆云以“一封家书”活动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

“妈妈,您辛苦了!”“孩子,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10月24日,在庆云县中丁乡大店小学举办的“一封家书 家校共育 感恩同行”活动现场,父母与子女互读家书,真挚的话语让许多家长和孩子红了眼眶。这感人一幕,正是庆云县持续深化“一封家书”活动、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

一封家书:搭建亲子沟通的“暖心桥”

活动当天,杨梦涵、赵文优等6组家庭率先上台分享家书。孩子们稚嫩却真诚的笔触,道出了平时难以开口的心里话;父母们朴实的回信,则饱含着深沉的关爱与期望。当台下30组家庭同时拆阅家书、互相拥抱时,整个会场沉浸在温暖与感动之中。

“以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今天读了他的信,才发现他早就长大了。”五年级家长苗丽娜擦拭着眼角说,“这封信,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孩子。”

这场始于五年前的公益实践,由庆云籍爱心企业家郭天西在大店小学发起。被儿子连续多年写信表达情感所触动,他推动创办“天西杯”家书作文比赛,鼓励孩子们用笔墨传递心声。令人惊喜的是,活动效果远超预期——许多家长读信时热泪盈眶,一些内向的孩子写出了对父母浓烈的爱与感激。

“电话能说清事,却道不尽情。”郭天西深知,孩子笔下“我想你”的温度,是任何即时通讯无法替代的。五年来,这项活动已从大店小学推广至全县40余所学校,累计撰写家书1.2万余篇。

一套体系:构建立德树人的“新样本”

“一封家书”活动的成功,只是起点。活动创办人郭天西构建起一套从情感共鸣到行为激励再到价值塑造的成长支持体系。

郭天西给学生读儿子写给他的家书

在大店小学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着各类学习用品,但这里的“商品”不能用钱购买,只能用爱心积分兑换。积分需要通过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进步等良好行为获得。两年多来,几乎每个孩子都用自己小小的善行,从“爱心超市”兑换过一份喜悦和肯定。郭天西看着孩子们认真挑选的身影,轻声说:“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善良的心和勤劳的手,就是最珍贵的金子,值得被好好‘奖励’。”他设计的这套“美德养成系统”,让“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看见”的理念深入童心。如今,中丁乡多所学校已将家书纳入德育常规,并计划扩建“爱心超市”,让向上向善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持续生根发芽,向阳花开。

“积分不是目的,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善良、努力与互助这些美好品质,值得被‘看见’、被‘奖励’。”郭天西说。

今年8月,郭天西又将活动升华,为准大学生举办“送家训”仪式。大店村5名学子从父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家训,其中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郭颜硕将“郭氏家训”端正地贴在了宿舍书桌的醒目位置:“家训不只是一段文字,更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提醒我知行合一、不断精进。”

一种传承:书写小城大爱的“新篇章”

从家书到“爱心超市”,从家训到如今正在筹划的家书文化馆,郭天西的公益实践如润物细雨,悄然改变着乡风民风。

大店小学校长刘桂芳发现,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成绩也在逐年提高。村民王圣坡感慨:“以前不知道闺女心里藏着好多话,收到信后,我们和她的交流更多了,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好。”

“一封封家书就像给孩子们的心灵开了扇透气的窗,平日里在课堂上,有些孩子明明紧锁着眉头,问起缘由却只是摇头,可把心事落在信纸上时,那些关于压力、困惑的词句反而更坦诚。当家长的回信带着温度传递回来,孩子们读着读着,眼眶亮了,嘴角也会悄悄扬起。书信成为了学生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成为守护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在谈到“一封家书”活动的好处时,东辛店华能希望小学教师刘静说道。

庆云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宁介绍,目前全县各学校不仅开展写家书活动,还将家风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把优良家风故事编纂成册,开发为校本教材,真正让好家风“看得见、摸得着、传得开”。

“一封家书”活动是庆云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推动以‘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庆云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韦毅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记者陈锟 通讯员徐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