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市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基础设施提升 中小学超大班额动态清零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杨鸣宇)10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市教育局介绍“十四五”时期德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五年来,市教育局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基础设施提升,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全面育人成效实现新提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为引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大德之州、德润未来”德育工程,推动市县教联体全覆盖。培育17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推广15分钟小课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稳步提升。

优质资源供给实现新提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3所,新增学位12.6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普惠率超95%,中小学超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高中阶段学位供给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781个,集并小规模学校298个,撤并小散弱中职学校4个,新建改扩建高职院校3个、中职院校15个。

赋能地方发展实现新提升。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每年专业动态调整比例超10%,与产业关联紧密的专业占85%以上。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广“订单班”等合作模式,与京东、华为等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目前,全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总规模约12.8万人,职业院校每年培训企业职工、社会人员等超过4.5万人次。

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十四五”期间,共招聘教师11398人,培育全国模范教师、齐鲁最美教师等580余人次。探索建立县域内教师综合调剂机制,选派近千名校(园)长、教研教学骨干到北京、江苏等地跟岗学习。为教师办实事26件,解决编制、职称、待遇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新提升。聚焦国家需要和家长期望,分层分类教学抓精度,10余所试点学校分层走班实现破题见效;小学低年级无纸笔评价改革荣获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经验及案例一等奖;提升奥赛水平抓难度,搭建高中竞赛课程,奥赛水平直线拉升,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学生数由2022年的2人上升至2024年的10人;小初高贯通培养抓深度,推动中考改革,增加艺术测试,将物理、化学由原来的等级表达调整为分数表达,纳入中考总分,体育成绩从30分提高到60分;建立13个十二年一贯制教育集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围绕科学教育、人工智能等领域,争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等国家、省级试点200余个,基础教育实现跨越提升。

教育服务保障实现新提升。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中小学实现了在校午餐午休,为700余所中小学校、1.3万间教室配备护眼灯,惠及学生65万人。建成教育系统基金会10个,募集资金5000余万元。优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8万余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应入尽入。实现对各学段、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资金8.3亿元,惠及96万余人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