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漳卫河分洪工程建设全力冲刺 夯实全域水系互连互通基础
大学路雨水泵站工程现场正进行回填作业。记者董天力摄
□本报记者董天力 本报通讯员董蒙
9月11日,在德城区大学路与岔河西大道交汇处西南角,工人们正有序进行回填作业。这里是漳卫河分洪工程的关键节点——大学路雨水泵站施工现场。该泵站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城区骨干河道互连互通效率。
“自4月25日进场以来,我们先后克服汛期降雨和复杂地下管线施工等困难,目前工程已完成90%,4台水泵安装调试基本结束,预计10月正式投用。”项目负责人周连国介绍。该泵站设计排水量为每秒10立方米,创新采用“自排+泵排”双模式运行,既可在日常实现自流排水,节约能耗,又能在强降雨时启动泵排,快速消除积水。泵站占地2900多平方米,覆盖三八中路以北至大学西路、湖滨中大道以东至岔河的大片区域,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大学路雨水泵站是漳卫河分洪工程全力冲刺建设的生动缩影。该工程自2022年启动,是德州市现代水网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工程建设涵盖南干渠、北外环公路沟、避雪店沟、齐庄北沟、六五河、利民河、头屯干渠、沙杨河等十余条河道的综合治理,并配套建设排涝泵站、防洪闸、节制闸及绿化景观设施,其总体规模与功能复合度均在全市水利建设中位居前列。
截至目前,工程已顺利完成头屯干渠治理、沙杨河一期工程、齐庄北沟治理、避雪店沟综合治理、利民河灌排工程、六五河清淤等多个子项目,累计修复整治河道40余公里,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与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沿线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提供了可靠保障。
眼下,其余子项目正全速推进:南干渠治理已完成80%,河道清淤扩挖与边坡防护工作接近尾声;头屯干渠、沙杨河二期工程进展迅速,河道扩挖任务已完成90%,正在进行配套扬水站、桥梁施工;除大学路雨水泵站外,其他沿线泵站、闸坝等水利设施也在按计划推进,整体工程预计今年全面竣工。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分洪河道,更是一条复合型生态水廊。”德州市漳卫河分洪工程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李悦表示,该工程有机融合防洪排涝、水资源调度与生态景观三大功能,未来将显著增强漳卫河流域分洪能力,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同时通过系统绿化与景观建设,实现安全、生态与美观的统一。工程建成后,将形成“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水网体系,全面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防洪保障能力与河湖生态保护能力。
随着漳卫河分洪工程各子项目的加速落地,德州全域水系“互连互通、循环畅通”的格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