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在“融”字上做文章,让“好风景”与“好故事”相得益彰——文旅融合 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乐陵影视城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马乐 本报通讯员李禄超
今年夏天,我市文旅市场的人气与气温一样持续居高不下,乐陵影视城的电音节、武城的星光夜市等活动纷纷亮相,景区人潮涌动,文旅消费呈现良好势头。
从单一景点到集群崛起,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健全体制机制,在“融”字上做文章、求突破,实现文化底蕴与旅游体验深度交织,让“好风景”与“好故事”相得益彰,推动文旅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好客山东大德之州”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深挖特色资源 打造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一座城市正是靠着自己的文化气质,才能吸引游客、留下游客。
德州地处黄河之滨,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独特的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造就了德州人勤劳质朴、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性格。德州更是一片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热土。1924年建立了鲁北地区最早的基层党组织——齐河县后里仁庄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以乐陵为中心的冀鲁边区,涌现出马振华、武大风、余志远等一大批抗日英烈;解放战争时期,8000多名翻身农民组成的渤海军区教导旅兵出渤海湾,万里征战、屯垦戍边,谱写了一曲壮丽乐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我市聚焦文旅融合“融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摸清“家底”,注重挖掘黄河、大运河丰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让“沉睡资源”变“引客活水”,完善“好客山东大德之州”旅游品牌体系,让旅游更有说头、更有看头、更有玩头。
深挖大禹治水、董子弘儒、桃园结义、四女孝亲等历史典故,打造特色景区,讲好“德州故事”,让游客体验“德文化”独特魅力。传承德州杂技、八极拳、运河号子、一勾勾戏曲等地域表演艺术,亮出“德州绝活”。原创大型音舞诗画杂技剧《山水国潮》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获得观众高度评价。弘扬红色文化,建设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教育基地等主题教育红色阵地,打磨红色音乐剧《兵出渤海湾》,代表山东赴新疆巡演,社会反响强烈。加强德州黑陶、红绿彩等非遗保护传承,牵头成立大运河手造联盟,在全省率先建成“山东手造·德州有礼”手造一条街,打造运河产业园和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让民俗文化遗产“活起来”。
拓展融合广度 激活全域潜能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并非简单叠加或拼盘,而是要让二者发生深刻的“化学反应”。
我市从顶层设计破局,出台《德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等文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探索构建全时全域全链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融”字落地生根提供坚实保障。
面对景区景点相对分散的短板,抢抓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串起散落于全市各地的文化“珍珠”,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我们深入摸排沿线及辐射区域精品旅游资源,建成运营景点项目28个、民宿项目8个。”市文旅中心副主任于洪国介绍。推出文化体验廊道精品旅游线路,途经5个县市区,串联沿线核心文旅资源,解锁全域新玩法。越来越多游客从“一日游”转向“深度游”。
同时,大力实施“文旅+”“+文旅”战略,推动文旅与多业态、多领域融合发展。发展“影视+旅游”,以乐陵影视城、夏津德影城为代表的影视旅游目的地迅速崛起。全省文旅大会开幕式和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全国及山东省启动仪式在乐陵影视城举办,“五一”期间影视城接待游客23.61万人次,带动周边景区、商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发展“工业+旅游”,发布全市工业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闲置低效工业资源盘活,乐陵市将善化桥棉厂旧址改造成拾光沉浸式街区,打造集影视拍摄、文化演艺、美食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发展“文玩+旅游”,依托齐鲁古玩城、大运河古玩城举办3场大型古玩交流会,开设地摊千余个,参与人次6万余人,叫响“周末假日去哪里好,德州运河边上来淘宝”特色品牌。
放眼德州,文旅业态逐渐丰盈,实现从“资源叠加”到“价值倍增”的跨越,融合发展的澎湃动能正持续释放。
延伸产业链条 引领消费升级
文旅融合的目的是谋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事实上,我市相关部门早已作出分析判断:要推动文旅融合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品质为引领,更加关注广大群众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需求,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金字招牌。
基于此,我市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壮大人文经济,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文旅产品附加值、产业增加值。
7月26日,德百奥莱·德州589街区正式开街,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打卡。街区以3万平方米的沉浸式场景化空间,精心打造六大主题院落,推出18种传统演绎秀场,为市民提供可参与可互动的“美食博物馆+非遗体验馆+实景演艺场”三位一体全新文化消费体验。“这里不仅是商场更是景区,我们通过场景重构、文化赋能,赋予购物消费空间休闲体验、游玩度假的意义。”德百集团执行总经理杨帅介绍,《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也入驻德百奥莱广场,运用“数字科技+影视呈现+文化旅游”的全新模式,通过VR科技,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受“盛唐文化”的魅力。
“享受新产品、新服务永远是群众的期待。在文旅融合的探索过程中,聚焦需求端,弄清楚群众需要怎样的文旅体验,是提升融合品质的关键环节。”德州文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了文旅消费的新风尚。我市积极迎合市场需求,连续两年举办新青年音乐节,并于今年举办“音为有你·爱上德州”群星演唱会,整合景区、酒店等资源,推出“乐迷惠游计划”等文旅惠民措施,延伸消费链条,放大了演出活动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将“网红流量”变为“经济增量”的目的。
文旅融合不仅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更是硬支撑。德州将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不断走向纵深,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