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唐晓颖本报通讯员郑康宁
位于平原县的欧丽砂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装配式建筑材料研发、生产的新型环保建材企业。2024年,海外市场对装配式建筑材料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让欧丽砂公司看到了商机。“当时,我们接到了澳大利亚客户的订单,可一个棘手问题摆在眼前——我们对出口流程一无所知。”该公司总经理付秀林说。
眼看到手的订单卡在“关口”,付秀林焦急中拨通了德州海关助企联络员赵秀泉的电话。“您别担心,我们有业务帮扶小组,会一起帮企业解决问题。”赵秀泉的话给付秀林吃了“定心丸”。
第二天,德州海关业务帮扶小组就来到欧丽砂公司,帮助企业现场进行报关备案登记,指导完成首票出口报关单填制、申报。两天后,欧丽砂公司首批砂加气混凝土板材顺利踏上了出海之旅。
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不断,付秀林却有了新的烦恼:长途汽运到沿海口岸的物流成本较高,缩减物流通关成本刻不容缓。为此,付秀林做了很多尝试,但收效甚微。2024年8月,德州国际陆港的建成运营给企业带来了转机。当年11月25日,“铁海E通”系统首单申报货物成功通关,实现了港口、海关、铁路的数据实时共享。德州海关业务帮扶小组第一时间将便利通关改革措施落地的好消息传到欧丽砂公司:“家门口”就能通关出海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货物通过铁路直达青岛港,口岸海关不需查验就能装船出口,通关时间可缩短1至3天。
2024年12月18日,欧丽砂公司在德州国际陆港申报通关,当日通关放行,10个满载着砂加气混凝土板材的集装箱搭乘“平原号”班列直奔青岛港,随后无缝衔接装船运往澳大利亚。公司目前已累计出口220个集装箱的产品,货值达3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