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仲裁制度落地生根

原标题:德城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仲裁制度落地生根——多管齐下 畅通矛盾纠纷快解通道

德州新闻网讯(王祖楷蒋芮)“仲裁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中立第三方机构进行裁决,其结果具备法律效力。预防纠纷比解决纠纷更重要,签合同时约定仲裁条款,一旦出现经济纠纷,不用跑法院,仲裁就能出结果。”近日,在德城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场专题讲座上,专业律师围绕如何快速化解企业常见合同纠纷进行了讲解。

为推动仲裁工作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以来,德城区人大常委会多管齐下推动仲裁制度在辖区落地生根,为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提供了新途径。

德城区人大常委会联合市仲裁办、区司法局,聚焦仲裁制度推广、物业纠纷仲裁调解等重点领域,赴宁津县开展学习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学习团队深入了解了宁津县在仲裁机构建设、仲裁程序优化、仲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德城区仲裁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广泛宣讲,提高仲裁工作质效。德城区人大常委会邀请德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分批次走进黄河涯镇、广川街道等6个镇街,为170多家企业开展仲裁制度知识宣讲。活动中,仲裁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仲裁的特点、优势及适用范围,让企业负责人对仲裁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针对企业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仲裁员还提供了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合同纠纷,促进了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德城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建立“群众点题-代表收集-仲裁响应”工作机制。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走访群众、进站履职等方式,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区人大代表深入社区、企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对于群众反映的仲裁流程繁琐、服务时效不高等问题,代表们认真记录,并及时转交给仲裁机构。仲裁机构针对这些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优化仲裁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截至目前,共收集并转交仲裁机构相关意见13条,有效实现了群众需求与仲裁服务的精准对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