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教育局深入实施“三项工程”抓实干部队伍建设——优者优先 能者能上 为者有位
□本报记者曹清 本报通讯员李肖
日前,全市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召开,市教育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详细介绍了实施“三项工程”、打造“三型”干部队伍工作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市教育局以党支部政治生态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体工作上质量、上水平,先后获评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示范单位。其中,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教育部门“三级联动”试点单位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优秀等次。
坚持以研促学,打造信念坚定的学习型干部。举办“读原著悟思想提升专业能力”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精神血脉、扎根灵魂深处。组织开展“教育青年说”,支部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研讨交流,全体党员结合本职工作谈思路、话发展。建设党建活动阵地和廉洁文化长廊,打造干部读书角,建强学习阵地,搭建读书交流平台。举办“重整旗鼓、加压奋进、再次出发”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
坚持联动共促,打造素质过硬的协同型干部。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处长讲堂暨青年理论学习”三级联学活动,开拓青年干部视野。与市纪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等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加强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2024年,联建助推齐河县顺利通过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德城区获评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争取上级资金3270万元。
坚持精细管理,打造本领高强的专业型干部。开展机关大讲堂10期,讲解重点业务核心知识点,解读外地先进经验,总结创新举措办法,提升全体干部专业素养。以“管理精细化人员专业化”为主题,开展“共读一本书”、机关演讲培训、“我来写公文”、“七好”课题座谈会等活动10期,打造专精型干部队伍。今年确定全年改革事项11项,逐项研究推进措施,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教育添动力增活力。完善年轻干部配备使用机制,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在重要岗位唱主角、挑大梁、打头阵,4名青年干部通过公开竞聘脱颖而出,实现优者优先、能者能上、为者有位。定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节日节点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谈话,建立青年干部监督对象信息库和廉政档案,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实行导师负责制,落实一人一档,建立青年干部个人成长档案,市教育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领导同志担任青年干部导师,通过“一对一”业务指导、“手把手”技能传承、“心贴心”思想关怀,为青年干部成长护航。2024年,我市教育领域争取中央、省级资金7.14亿元,争取国家、省级试点(试验)项目147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1个,9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举措经教育部发文在全国推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等工作在全省典型发言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