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菲——秉承工匠精神 培养高技能人才

原标题:

秉承工匠精神 培养高技能人才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宇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王晓菲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张志宁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教师,我坚定了发展信心、明确了努力方向。”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宇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王晓菲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如是说。

作为一名工科高校教师,王晓菲对系统性培养技能人才、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等十分关注,并在会前进行了充分的走访调研。“德州市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推动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公益性保障与灵活就业相结合、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构建农村大就业工作格局。”王晓菲表示,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健全精准高效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加速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她要积极发挥好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职责,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升就业者技能方面提出更多建议,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致富增收。

“过去专注于个人技术突破,成为教师后更注重系统性培养下一代技能人才,思考如何让技术可复制、可推广,将工厂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王晓菲表示,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让她深受鼓舞,这对激发产业工人干劲与创新活力、劳动力就地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分配导向,精准回应了技能人才的发展诉求。王晓菲表示,她将以自身经历诠释“工匠精神”,让学生真正理解“精益求精”的实践价值,用行业案例证明“技能人才同样能创造高附加值”,鼓励学生尊重实践、多元发展。

王晓菲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需要优秀的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她将立足岗位职能,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训技能的同时,注重工匠精神培育、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个个能成才、人人能出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