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交警组建135支宣讲小分队——3000余场宣讲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专场文明交通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马乐 本报通讯员肖华荣
“过马路左右看,斑马线上走直线,遛弯儿别去大路边”“头盔戴上,安全有保障,别拿生命开玩笑”……4月28日上午8点,齐河县马集镇后刘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村干部刘化柱开始向村民做起交通安全宣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出门应该注意的,早就记在心里了。”村民刘甲东说。如今在齐河县,农村“大喇叭”已经成为交通安全宣传的硬核力量,全面“喊响”全县15个乡镇998个村居。
以宣促防,精准发力。为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宣讲机制,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今年以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精准宣讲活动,围绕“防事故、保安全”工作目标,聚焦重点路段、区域和群体,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宣传的广度、精度和深度,实现“事故预防源头化、宣传效能最大化、群众意识长效化”。
全市按照按照“1+1+N”模式(即1名支队民警+1名大队民辅警+N名志愿者)成立了135支交通安全精准宣讲小分队,深入村居、单位、企业等开展精准化、分众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村干部、专职劝导员等协助下,摸排重点村庄、社区、企业、车辆、人员等基础信息,对一老一小、务农务工、道路运输从业者、三轮车和面包车主等群体,做到“敲门入户”开展警示教育。
在社区、企业,宣讲小分队通过播放事故案例视频、现场讲解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述酒醉驾、超员、超载、超速、乘坐非法运营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强化警示教育效果,引导群众要汲取事故案例教训。本地真实事故警示片给大家带来了极大触动,“视频里那个骑电动车没戴头盔出车祸的人就住在我们小区,有时候见面还打招呼,这个教训太触目惊心了。”德城区新华街道池口社区居民李国刚说。在农村,宣讲小分队到集市说、村口劝,深入田间地头等群众易聚集区域,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大叔,就算骑电动车到村口买肥料,也得把头盔戴好再出门”“大姨,电动三轮车后面别拉太多人,转弯危险”……民警边劝导还不忘为村民车身贴上反光条。针对近年来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的痛点,专门在社区卫生院设置宣讲阵地,利用老年人体检时机开展“沉浸式”劝导,让老人们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已开展精准宣讲3000余场次,覆盖群众数近60万人次。“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宣防’理念,将安全送到群众身边,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