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路双向四车道,平坦宽敞。记者杨戈摄
□本报记者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赵永振
2月24日早上7点半,正值上学高峰期,德州市解放南路小学门前虽车流人流交织,但新建路宽敞,人们行走有序,并未造成拥堵。
新建路(湖滨大道至新湖大街)建成于2014年,向西因有部分民房且通行需求较低,当年并未打通。近几年,周边陆续建起双企龙城国际、双企龙城·和悦府等小区,人群集聚。“以前解放南路小学的大门在邹李路上,周围商铺较多,一到上学点就堵得走不动。”邹李小区居民张栋回忆,那时候他都是骑电动车送孩子,再回家开车上班,特别麻烦,“大家都盼着学校附近能再修条路,缓解交通拥堵。”
德城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打通城市“断头路”、畅通交通微循环为导向,全力推进城市路网完善。“2019年,新建路向东与岔河西大道连通,贯通新建路的呼声越来越高。”德城区城乡建设局服务中心主任李伟说,2022年,新建路西延(新湖大街至解放南大道)被纳入城建计划。由于该路段贯通符合民意,在征收拆迁时北侧拆迁户顺利签订拆迁协议。沿线管线迁改、地上附着物清表等前期工作是项目实施难点,德城区城乡建设局积极与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协调对接,最终圆满解决。2023年1月,全长约563米的新建路西延正式通车,主车道宽20米,两侧人行道均宽5米。同时,德城区还实施了解放南路小学扩建项目,学校大门设在新建路上,告别了过去的“拥、乱、堵”。
打通“断头路”的同时,德城区对城市路网整体规划,以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德城区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杨鹏介绍,东地大街是市区南北向主要道路,但南向至新岭路中断多年,影响了紫御国都小区居民出行。2023年,德城区实施了东地大街(新岭路至新建路)南延工程,实现新岭路与新建路之间的连接。至此,德城区南部形成六纵五横的城市主次干道系统,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2021年以来,德城区先后实施了迎宾大道北延、胜利东街、升平街等14条道路贯通工程,打通长度9.1公里。“今年,计划将位于新河路小学南侧的横九路、德兴城上城小区南侧的长庄路分别打通,让‘断头路’成为‘惠民路’。”杨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