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德州医院—— 手术用上 3D 打印技术

手术现场

□记者滕璐 通讯员李梦娇

1月4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精准定位,顺利完成局麻下骶神经调控刺激器植入术。据了解,本次手术在全市尚属首例。

这次手术的患者是27岁的刘女士,由于先天骶骨畸形、脊柱裂,导致骶神经受损严重,多次手术后仍得不到改善。近期,刘女士病情加重,排尿、排便困难,严重影响了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佳。后来,刘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高立健接诊后,为她安排了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双肾中重度积水,膀胱残余尿量约610毫升,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尿潴留。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复杂,高立健立即组织科内同事会诊,最终认为骶神经调控刺激器植入术是最佳治疗方案。

然而,患者骶骨存在严重畸形,导致骶神经位置和走形极为特殊,寻找骶神经异常困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确定骶孔的穿刺位置,又怎样确定神经调控刺激器的准确植入位置?这给首次实施骶神经调控刺激器植入术的高立健及其团队增加了不小的困难。为此,高立健带领团队精心研究植入方案,同时向业内专家咨询请教。最终,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将患者的骶骨生成三维影像,1:1打印出患者骶骨模型,并设计出精准的导航模板。借助该导航模板,可以实现“一针到位”,顺利将神经调控刺激器准确送达骶神经附近,更加快速地找准植入位置。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相关禁忌证后,刘女士的骶神经调控(一期)手术如期举行。

凭借精准的导航模板和精湛的医术,高立健带领团队成员将神经调控刺激器精准植入到位。在随后四周的调控和观察中,刘女士的症状显著改善,复查彩超提示双肾积水以及膀胱残余尿明显好转。很快,又成功开展了骶神经调控(二期)手术。手术结束2天后,刘女士康复出院,多年来的烦恼和尴尬得到解决,这让她十分高兴。

骶神经调控术又称骶神经刺激电极植入手术,它利用介入技术,将低频电脉冲连续施加于骶神经,达到改善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的目的。“这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手段,可在最大程度上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高立健说。据了解,本次手术是该院首次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骶神经调控术当中。高立健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临床,不仅能够根据患者的实时需求,量身定制专属的医疗辅助器械,更能辅助医生进行救治,例如根据患者的相关数据实现3D建模,打印出1:1的实物模型,为疾病的诊断、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前手术操作的演练提供良好辅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